首页| 论坛| 消息
主题:黎川籍驸马——余锋
yuweiyang发表于 2017-03-29 17:13
黎川籍驸马,余锋梦幻伴生。 “梁栋之才近帝王”。自古以来,大凡饱读诗书,精通治国良策的贤才,没有不想施展抱负的。生于北宋末年,建树南宋之初的驸马都尉——余峰,就是这些非等闲之辈中的佼佼者。

梦幻伴生果降奇人

余锋,字尧弼,又字待丰,号洪波,公元1124年出生,黎川县宏村镇人,是迄今知晓的一位黎川籍驸马。余锋的出生充满梦幻,颇具传奇。据《余氏宗谱》记载,余锋出生的当夜,其母彭氏夫人梦见一星如斗,流光坠室,感如有娠诞宿;其父梦一王者,策马入庭,谓曰:吾邑人危全讽(唐僖宗乾符年间抚州刺史,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)奉帝命见汝家,屡世有德,敕吾助汝之力,言罢直入彭氏房中。父惊觉起,祖(指余锋)已生矣,乃宣和六年(公元1124年)正月初三卯时。伴随父母离奇梦境降生的余锋,在优裕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家教调养下,成年后果然丰姿俊耸,相貌堂堂,骨健筋强,形如貔貅,双眼光射寒星,两眉浑如刷漆,话语轩昂,声豪气爽,心雄胆大,一派王者风范。
勤勉好学博雅多才

余锋生于书香门第,长在官宦之家。爷爷余邦光,北宋哲宗元符三年(公元1100年)李釜榜三甲进士,授襄阳推官。其父余去非,初任太和县尉,后因护驾有功升任秩御史、桂阳平阳二界巡把、汉阳镇守史,直至升迁兵马监制使、淮东抚斡忠训郎。其叔父余去病,宋绍兴十五年(公元1145年)刘章榜登二甲进士,任京秩文学资官朝奉郎,后因上书弹劾奸臣秦桧,贬任衡州通判,最后以病告老返回宏村老家。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,余锋从小就沉湎书斋,手不释卷,泛渡学海,熟读《春秋》,精晓《论语》,沉吟《离骚》,细品《史记》。他自幼偏爱军事,饱览兵书,谙达兵法,对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孙膑兵法》等颇有深研,故成年后特别是成为高宗皇帝的乘龙快婿后,终于如愿以偿,得以施展抱负,报效国家,在抗金卫边、平定寇乱方面屡有建树。他多才多艺,酷爱书法,练就一手好字,尤以隶书见长,文武百官由衷赞佩。

救驾有功力荐驸马

余锋招为高宗帝驸马,除了他的才识超群,人品出众外,与他父亲余去非救驾有功不无关联。南宋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,宋将苗傅、刘正彦密谋叛乱,发动兵变,逼高宗让位于钦宗皇太子。金兵乘南宋内讧,官兵全力以赴保卫京城之机,南逼宋疆,追杀太后。时任太和县尉的余去非组织忠义之士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,竭尽全力保卫太后,并护驾至南丰觉元寺避难,后又一路保护太后平安回到越州(今浙江绍兴)。由于护驾有功,余去非官阶一路攀升。宋绍兴十一年(公元1141年),朝廷酬功爵,挑选贤才为驸马,太后有意将公主嫁于去非之子余锋;与此同时,左丞相赵鼎、大将韩世忠向高宗帝呈递奏章曰:淮东抚干余去非诚有辅太后还驾之功,太后懿旨允公主配其子名锋。臣观余锋外有人才超群,内有诚德过人,博学通识,诚堪朝选,且有功于淮东,望陛下如皇太后言,以见陛下盛德。高宗皇帝允奏,以吴皇后之女惠安公主适之,封余锋为驸马都尉,并下诏,特封余去非为曲江男,食邑五百户。

平叛抗金 定国安边

余锋一生居安思危,忧国护民,为巩固南宋政权,为国家安定、人民安居乐业,呕心沥血、鞠躬尽瘁。宋绍兴二十五年(公元1155年),英连二州盗寇作乱,朝廷将平寇重任委以余锋,他先以德攻心,使贼寇内部分裂,然后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,将寇首捉拿归案,
下一页 (1/2)
回帖(4):
4楼:旴江集(附年谱、外集) 宋 李觏http://www.guoxuedashi.com/SiKuQuanShu/2534h/ ..
3楼:摘自《新城县志》——
余安:字崇超,德安乡人,以才武任南塘 ..
2楼:南宋 · 洪迈《夷坚志》夷坚丁志卷十九 史言命术
(原文)王垂 ..

全部回帖(4)»
最新回帖
收藏本帖
发新帖